不是第一次分享台灣就業環境惡化的報導, 但這些數字真令人觸目驚心:
-台灣中高階經理人平均薪資已比不上大陸, 新加坡則是台灣的兩倍
-台灣平均每年輸出兩至三萬白領到國外工作
-人才出走的原因不只是薪資, 沒有舞台和培養人才的制度是關鍵
-台灣的雇主嘴上說要人才, 實際上只想要人力
-不只是人才往外流, 台灣政府對外國人才來台的繁瑣手續限制和毫無鼓勵的政策也讓國外人才無法進入台灣!
薪資待遇無所謂的絕對好壞,這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
當人才的供應滿足公司的需求,人才接受公司給的待遇,市場就被滿足。
只是當人才覺得自己的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人就往高處爬;
當公司覺得自己開出的待遇可以請到充分的人員,公司也沒必要提高待遇,
但別忘了: 自由市場是變化的,在思考薪資水準的時,也需要看看競爭對手,
或是之後想成為的公司是用甚麼樣的待遇在找人,否則人才就外流。
但薪資難道是留住人才的唯一條件? 人一定會為了薪水跳槽?
很棒的產品,很好的公司文化,發展空間,這些非金錢因素也很重要,
對有些人來說,一年幾萬元的差異未必抵得上work life balance~
台灣的公司也該想想以怎樣的環境和策略吸引你想找的人!
除了低薪現象外,我從這篇報導看到的是台灣雇主對人才的「基本態度」。
這不一定關乎薪水,而是是否給員工應有的,最基本的尊重~
我認為一個雇主最蠢的事,就是自以為佔了小便宜,卻輸掉一個motivated的員工。
我們習慣的「工作美德」: 賣命和便宜好用,並不會帶來競爭力;
「要你賣命的公司,通常不值得你待下來;值得你待下來的公司,通常不會要你賣命。」: )
給予員工幸福和熱情的就業環境才能激發潛能,讓台灣成為一個良性競爭的市場。
而低薪+無吸引力的環境只會造成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