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和三位MBA同學晚餐 (Kind of Thanksgiving dinner...既然是在感恩節晚上!)
我的蕾絲邊同學率先開砲:
“我想在明年懷孕,我和Benessa(老婆)正在尋找適合的精子"
我們三人大驚:
"你要怎麼尋找精子??"
蕾絲邊同學:
"我想讓小孩之後有相認父親的權力,所以我會先問身邊的朋友,看他們有無意願提供精子" (如果是精子銀行就無可能相認)
"但我也是很挑的,我必須要"想要"這個男生的精子"
接下來我們開始一連串的Yes,No問答名單 (當然名單上都是我們的MBA男同學)
-----------------------------------------------------------------------------------------------------------------------------------------------------------------------------
接著A同學也開砲了
"我也想要有小孩! 我想要懷孕! 不管我男友想不想都無所謂
我想要有"自己的"小孩!"
(A小姐年紀31歲,她男友正是我們班同學,兩人都在荷蘭工作,但分居在不同城市,屬於"週末相會"的男女朋友)
我們其他三人面面相覷:
"那...你難道不想跟Stephen(她男友)討論嗎?"
A小姐看似滿不在乎的說:
"我問過他一次,他說 如果我突然懷孕 他並不會覺得很有壓力,
所以我想 他應該也是想要小孩吧"
(黑線的三人): "但...這樣的答案很不正面吧~ 而且他準備好了嗎 心理上和財務上?"
A小姐再度滿不在乎的說:
“我可以自己養小孩“
我室友回:
"你要上班 還要自己撫養小孩 是狠辛苦的"
A小姐回:
"但我明年就三十二歲了, 如果在我還有生育能力的期間,男友都不想要有小孩,那我該怎麼辦"
"而且,說不定我男友和我最後分開了 沒有共度下半生 如果我有小孩 至少還有人陪伴我"
我說:
"但如果你的小孩沒有父親 他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少了甚麼吧!"
蕾絲邊同學和我室友都反駁我:
"如果我懷孕,小孩是會被我和Benessa撫養長大 他一樣沒有父親阿"
"我爸在我三歲時就過世了 我還我妹是被我媽撫養長大的 我也沒有爸爸"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在沒有男人陪伴的情況下有小孩
關於小孩的成長過程是不是應該有父親這個角色
應該是case by case
例如經濟狀況是否許可 媽媽是否可以給予小孩安全感和愛
但從以上的晚餐對話
我不禁覺得
女人對於生小孩這件事 似乎有越來越高的自主權了
或許以後 是我們該跟男友說:
我想要有小孩!
而不是由男生提議 或是共識
誰叫女生有生理上的先天限制!!!